“華中大藝術瞬間”踏著春光而來
春日的腳步正近,暖風輕拂校園,吹皺一湖春水,遍地春花燦爛,在疫情常態(tài)化防控的背景下,春季學期伊始,由華中科技大學藝術學院主辦的“華中大藝術瞬間”踏著春光而來。在一系列快閃活動中,愛...(695 )人閱讀時間:2022-03-27研究揭示棕碳氣溶膠對北極有強烈增暖效應
近期,天津大學地球系統(tǒng)科學學院(以下簡稱“地科院”)傅平青教授團隊與德國馬普化學所Yafang Cheng教授團隊等多家國內外單位合作,系統(tǒng)研究了棕碳氣溶膠對北極的增暖效應及其來源...(650 )人閱讀時間:2022-03-27揭示細胞DNA聚合酶功能分工新機制
2022年3月15日,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fā)表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張珂為第一作者的研究論文Global genomic instability caus...(1002 )人閱讀時間:2022-03-26荷蘭科學家首次在人類血液中檢測到微塑料
荷蘭科學家首次在人類血液中檢測到微塑料,意味著這些微小塑料顆粒有可能進入人體器官。科學家從22名健康人的取樣中發(fā)現,有17人的血液中含有可量化的塑料微粒。研究人員通過調整現有技術,...(834 )人閱讀時間:2022-03-26國內首個!2021年度ISSCC最佳演示獎
近日,被業(yè)界譽為“集成電路設計國際奧林匹克盛會”的第69屆國際固態(tài)電路會議(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 ISSCC...(707 )人閱讀時間:2022-03-24李姝課題組在炎癥等免疫反應調控領域取得系列成果
病原微生物感染或組織損傷都會引起機體產生保護性的炎癥反應。炎癥反應受到嚴密而精細的調節(jié),其失調會導致多種疾病的發(fā)生,例如肺纖維化、膿毒癥、腫瘤等。炎癥反應如何受到精細調控一直是生物...(648 )人閱讀時間:2022-03-23科研人員在褶皺調控與力致變色領域取得新進展
自然界許多動物(如變色龍、章魚等)在受到環(huán)境刺激時,可通過肌肉活動調節(jié)表皮微/納米結構來改變皮膚的顏色或透明度,以實現偽裝和交流的目的。受此啟發(fā),研究人員通常采用光刻技術或自組裝技...(962 )人閱讀時間:2022-03-22王新穎教授團隊揭示外科病人補充性腸外營養(yǎng)治療應用的最佳時機
營養(yǎng)不良是預測外科病人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也是影響病人臨床結局的主要負面因素之一。1936年 Studley研究報道術前體重減輕超過 20% 的消化性潰瘍穿孔的病人,術后死亡風險可...(922 )人閱讀時間:2022-03-22在石墨烯莫爾超晶格體系中強關聯(lián)現象的首個光譜學證據
近日,《Science》以“Spectroscopy signatures of electron correlations in a trilayer graphene/hBN ...(917 )人閱讀時間:2022-03-22“華為杯”第四屆中國研究生創(chuàng)“芯”大賽決賽
3月18日,“華為杯”第四屆中國研究生創(chuàng)“芯”大賽決賽克服疫情困難,通過直播競技形式圓滿落幕。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劉簾曦教授指導的“紅星閃閃小分隊”以總分第一的優(yōu)異成績,從全...(641 )人閱讀時間:2022-03-20“華為杯”第四屆中國研究生創(chuàng)“芯”大賽決賽
3月18日,“華為杯”第四屆中國研究生創(chuàng)“芯”大賽決賽克服疫情困難,通過直播競技形式圓滿落幕。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劉簾曦教授指導的“紅星閃閃小分隊”以總分第一的優(yōu)異成績,從全...(669 )人閱讀時間:2022-03-20首部同步輻射科普書問世
科學出版社近日正式出版了由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付磊、高等研究院教授何建華、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副教授曾夢琪撰寫的學術專著《同步輻射:從發(fā)現到科學應用》。全書共6章,主要內容...(885 )人閱讀時間:2022-03-19張一慧課題組提出一種高集成度柔性電子器件的層疊網格封裝技術
隨著5G、大數據及萬物互聯(lián)技術的普及,柔性電子技術被賦予了更加廣闊的應用空間。該領域一直以來的一個研究焦點是如何解決器件延展率和功能密度相互制約的難題。尤其是當柔性電子器件經過封裝...(1042 )人閱讀時間:2022-03-18